近两年听不少“老机关”讲,现在新入职的年轻人对写材料的兴趣正越来越淡,对待写材料的态度也越来越畏惧或抵触,机关材料任务重的部门普遍反映选不上来人。注意,不是选不出来,而是选不上来,不是严卡标准、精挑细选那样的选不出好苗子,而是职位空着,压根儿没几个人愿意过来。 7 A0 Q& h! m3 b, O+ N2 l% T
相比自己刚进机关那年头的情景,我想摆一个POSE:深吸一口烟,45度仰望天空,眉头微皱,眼神里充满淡淡的忧伤…… 5 ` A# P. Y2 s% S4 _
我这么说,大家千万别以为我是一位发际线高、眼镜片厚、法令纹深、椎间盘突出的材料大神。事实上,本人也才入职刚十年,前后在机关里熬了六七年,写了不少回过头来不忍直视的口水材料,发际线未升高,眼镜片不太厚,法令纹不明显,椎间盘也不算突出,还有一点,从不抽烟。
% @" O# U+ p/ |在我刚进机关所处的环境氛围中,上至领导,下至菜鸟,都有一种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写材料才是核心技能,能写材料才能有前途,会写材料才不会被边缘化。领导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念叨着:跑跑颠颠的事谁都能干,但材料可不是谁都能写的;只要材料功夫过硬,不管在大院内还是大院外、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有立足之地;搞材料没啥诀窍,就是苦出来的,我像你们这年龄的时候,常年“5+2”“白加黑”…… 8 X3 X' i$ a9 L+ e4 [; ?8 k
这些年来,自己始终秉持“写材料才是核心技能”的理念,硬着头皮与电脑为伴、与文字共舞,经历过无数个孤灯长夜,“不知东方之既白”,无数次为琢磨词句辗转难眠,可谓“二句三天得,一吟双泪流”,无数次敲击键盘,成就了“三年机关熬,十万八股文”。 0 V8 f; Q- f+ x! y) U y
当然,也曾无数次在心里吐槽:少壮不努力,老大写材料;家里没矿藏,只能写材料;春眠不觉晓,醒来写材料;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材料;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材料;垂死病中惊坐起,昨日材料没写完;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材料! & d- D: n) \7 O( ]$ v' \
仰天长叹: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有人问我将来离职或转行后想干嘛,对曰:余生从此无他求,只要不再写材料!
3 u" v' f% ?4 C; w$ O不过,吐槽归吐槽,写材料带给自己的,不只是把业余时间榨干、让身体状况变差,还有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拓展、职级的提升。某种程度上讲,自己能够从最基层走到高层机关,从六线小城来到京城,除了运气之外,便是得了写材料的好处。确切地说,自己非但不是写材料的受害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3 O8 b, N: t$ d1 n所以,当越来越多新入职者不愿沾写材料的边,当许多机关部门越来越选不上来人,特别是当许多人打着“减负”“改文风”的旗号糊弄应付材料的时候,我想弱弱地发一下声,结合自身体悟回答几个问题,努力为写材料正名。
9 b! E1 R3 x8 I( f. l2 j, B. O& P
先说明一下,这些问和答的适用性仅限于体制内特别是各级机关的综合部门、牵头部门。
1 ~, H( c( _ N0 `. Q0 i2 D$ b, g/ M9 c3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