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新闻眼 快写好专报
, c% `5 {: Q) S Y
" ^4 \7 i# O+ ?4 r8 z3 a文稿评改演播室@龙行江上
: ?. z X# [6 ~8 b0 x
* I$ S ?' I; `3 h1 U( }; j' h(11月23日文字交流整理稿,QQ群:366351120)
6 z* u/ u0 g& X7 k* Z% T
; r: ^! r$ j2 i6 ^; x
专报,也叫政务专报或信息专报,属政务信息的一种。百度词条对“政务专报”的解释是“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政府办公室为一些专题性政务信息所编发的内部工作简报,主要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的专题信息”;对“信息专报”的解释是“政府部门的办公室(厅)的信息部门就某件事进行专门整理和归纳,供领导参考,以便作出决策”。笔者认为,专报就是专题性政务信息,是一种以服务领导决策为目的,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务工作中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专题信息。其功能主要用于反映工作动态、特色亮点和发展要情,既可展示地方工作的成绩与经验,又可向上级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 q' b; ?2 Q/ P, Z" G4 n
/ [9 R* S3 N* T7 _. c4 t! V1 |& Q一、专报的特点
) J7 t7 c/ p9 k0 f. W& p2 i% I, o b! x& S" L+ ]2 _6 {; l
与一般文稿相比,专报具有六个典型特征:一是选材的专题性。专题性是专报的首要特点。拟写专报须坚持一文一事,一情一报,选题要扣热点、择重点、显亮点,用语应高度概括,并力求直观形象。二是调研的深入性。所有的专报都是调研类报告。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专报。作文前,必需开展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三是内容的综合性。专报不同于要讯。要讯属动态信息,重在反映新鲜“点”。而专报属专题性信息,强调信息的集成,需要做到深入浅出、点面结合。四是结构的明晰性。专报通常以扇形结构为主,全文紧扣主题,呈纵式并列结构展开,每个层次都有一个小标题。并且,小标题高度概括,用语工整,富有韵律。五是表述的简洁性。尽管专报的内容丰富,但用语简洁明快,长度一般控制在2000字左右。对选用的事例,无需细腻的描述、强烈的渲染,只要直接陈述即可。六是报送的时效性。“快”是信息的生命,专报也不例外。虽然专报不如消息快,但仍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要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研,细致梳理,力争在第一时间写好并上报。
% [$ ?. N# G# _5 D1 h' h
. S( }$ T( c( }; _" {$ a5 ], H二、专报的标题
) B3 M/ B7 |% X1 ?9 z8 ^
+ E X V, N) p7 w! }$ l) m' G!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对文章主题与内容的集中反映。拟好标题,对专报来说,尤为重要。
5 g, P: }+ n( J0 [/ W% R1 F5 l* \+ ~
从结构上看,专报的标题有两类,一是单标题,二是双标题(正副标题)。单标题较为常见,如《XX省“五水共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XX市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情况》、《XX县实施e时代“金凤展翅”扶持计划 助推女大学生电商创业就业》等。也有部分专报采用“双标题”,如《借力改革电商换市 物流集聚
$ s) a4 |* W# D' c1 G7 c; u3 P拓展市场——XX市加快推动市场转型的主要做法》、《农产品上网 信息化进村——XX县借力“电商换市”推动三农转型升级》等。单标题多采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双标题多采用“词组+句子”的混合型结构。
0 o" ]+ ]3 y# M9 c& T! d2 q. M
2 A5 h( b" \% o# q+ Y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