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数目”、“全”等意思。3 S6 A7 I' P! t7 V
【一把抓】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如“眉毛胡子一把抓”。
7 [) V8 k1 S) S1 H+ Q5 s【一尘不染】主要指为政清廉,人品纯沽,不贪不沾。0 j! n9 [7 w9 m) Q3 X# B
【一气呵成】不间断。例:这篇讲话稿是昨夜里一气呵成的。- I) l3 `/ G1 ^; d+ R0 |% s
【一丝不苟】比喻办事十分认真。* f+ d; m+ _5 u
【一度】①一次。例:一年一度的述职活动又展开了。②一段时间。例:该厂由于领导不力、玩忽职守,一度陷入困境,亏损高达4000多万元,近日调整领导班子后,局面出现可喜的变化。9 d# K( C( P; q# R6 g5 B% l
【一律】①指全体,无例外。例:凡乘机从中渔利或进行破坏者,一律报请当地公安、司法部门,依法惩处。②一个样子,相同。例:千篇一律。
- q; Q2 Z% R' J' d- R【一并】合在一起。例:对前期已发的我老秘网市设定与实施的行政许可规定,市政府又制定了补充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望一并施行。
( \( v6 D- o7 D& h9 u$ H【一贯】(思想、作风、政策等)一向如此,从未改变。例:谦虚谨慎、艰苦朴素是他一贯的作风。: j9 b W+ p( v/ y7 j- c V
【一再】一次又一次。例: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一再强调的这个指导原则,是从我们三十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2 S- v' c* u1 j【一概】全体,无例外。例:凡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务必于本月底之前登记注册,过期者一概不予办理。
; o/ n, g5 Y. x: h: b# U: o- d【一经】只要经过。例:此事已向财政部请示,一经批准,即可执行。
' F& V, T/ g1 F) w3 i* H8 I* n【力】“尽力”等意思。. c$ G5 V. R ~" L1 y+ b
【力求】努力追求。多用于表示积极方面的事物。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积极开展工作,力求超额完成税收任务。
* @! p( K1 l! k( T' Z【力戒】极力防止。对象多指缺点或不良习惯。例: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力戒骄傲自满。
# {9 H, y. _8 Z0 G% @【力争】努力争取。例:力争在三五年内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 b! Y/ c9 T6 X+ R
【力度】①力量大小的程度。例:突出重点,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②功力的深度,内涵的深度。例:这是一篇很有力度的好公文。! Q5 A* A2 I' R) X) V
【了】助词。公文中多用带“了”的句式,以此表示某项事情的完成时态。例:挖出了一批隐藏较深的刑事犯罪分子、增强了法制观念、开展了增产节约的宣传教育工作。“了”还包含“结束”、“明白”的意思。
6 U8 s1 w1 d% F+ P4 `【了结】结束了。" ~# b; h+ Y" M, g
【了解】调查打听。例:要深入下去,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防判断有误。$ C. w2 Q6 T! M: I8 l: _, H( w0 b
【了如指掌】了解得像熟悉自己的手指和手掌那样,比喻对事情认识了解得非常清楚。例如:对复杂的经济问题,应当深入开展调查,要努力做到了如指掌。9 m7 ^1 e+ X- n: G
【八股】明清时科举中的一种考试文体。段落有严格的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中股、起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为八股,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缚人的思想,现在多用来比喻空洞死板、毫无生气的文章和公文。
% o' m' [5 ^) i, G1 ^, x【于】多用于表明对象、范围、处所。
3 Q5 r. J G7 f& D【关于】在公文标题中,常与“事由”合组成一个介词结构。该介词结构的前面加制文机关名称,后面加文种名称,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公文标题。例如《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3 `8 P. U9 X7 t0 o% O( ]( d【于下】在下面。多在总结、工作报告的开头转入主体时做过渡用。例如:现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的有关情况报告于卜……
: J! K7 ]% }( k【于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跟前一事。例:由于去年年终对奖金的发放控制不严,于是在我老秘网县刮起一股“滥发奖金风”……,今年一定要引以为戒,坚决制止滥发奖金的不正之风。* [6 z8 _8 _ w
【定于】决定在。例:定于周六上午召开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座谈会,望准时出席。% | Z- ~- h: s
【希于】希望在。例:希于接此通知的一周内,将应参加“树立科学发展观研讨班”的学员名单报市委组织部。& ?) }2 |: M1 @& \, `
【鉴于】考虑到,觉察到。多用于引出事情的情况、原因、理由等。例:鉴于今年财务较紧,修建海河二号大桥的项目,拟待财政状况稍宽裕后再行安排。
d. {* n6 |+ }* w/ B【基于】常用于承接上文理由、原因、情况等,以引起下文对主观意见的表述。例:基于上述理由,来函所提的意见需重新考虑。9 @3 I* H# L7 U: f/ {$ r
【义】“正义”、“意义”等意思。
5 j. F4 G, R8 t$ Y' o【义不容辞】正义的事情需要去做,道理上不允许推辞。例: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这个当县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4 n! a4 Z( P" J8 v5 X【歧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又都是可以成立的。例:公文用语要严防歧义,不能“像雨像雾又像风”。
- z- b0 K, M, S! B$ l【凡】凡是:包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例:凡违反上述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和经营执照等处罚。 E" x: ?: ]" @3 Y8 u" U
【下】表示“向下面”“发布”“时间在后”等意思。
# }& L% B' _# _0 a: M" `【下达】向下级或群众发布或传达上级的命令、指示、决定、决议及要求、精神等。例:应当深入领会上级文件的精神,以便准确下达给群众。
- X( _3 P4 ~ v【下列】以下所列举的。例:请注意下列各点。8 t$ U3 U4 l& b! Q
【下不为例】今后不能以此为例再这么办。有提醒或警戒的作用,表示只能通融这一次。例:有些人明知违反规定,还用公款大吃大喝,事后以下不为例敷衍了事,这是非常错误的。
( P; k6 m f& \+ v3 K【与会】参加会议。例:据与会同志的汇报,当前各地防汛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 M/ ~- l; F# Z+ b' l8 h5 ]& ?* H【予】表示“给”的意思。
5 w3 O& d# P+ N( [【予以】给予。例:根据乡、镇各自的人员配备情况,县里在可能条件下对乡镇的人口普查工作将予以帮助。% i8 T3 h U6 B$ p
【赋予】交给、给予。例:实现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2 a7 ` P6 H1 r
【给予】给予通常作一个动词用,带动词宾语。例:上述开支应给予报销。
J8 |( ` H2 T# }! c* R【定予】一定给予。例:如有反革命分子或其他破坏分子,乘机捣乱、抢劫或破坏者,定予严办。7 I L( P4 _# p/ ^ R5 j
【准予】准许给予。例: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其流离失所。' s/ Q, F8 W4 \5 D: K/ f
【特予】特地给予、特为予以。例:为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市委特予通报批评,希望市直广大党员干部引为鉴戒,抓学习、讲政治、守纪律、讲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q* J1 M4 V8 y
【请予】请给予。例:以上请示,请予批复。8 V. ]" K X3 s4 i/ e8 ^6 m
【公】这里是“使公开”的意思。
2 S* e0 e- O/ H6 |9 j! D1 w【公布】公开发布、公开宣布,对象多指法规、规章和其他需要大家周知的事项。例: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精神公布后,立刻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I9 l- I! r# ]7 w) s* R
【公务】有关国家和集体的事务。例:公务员获得应有的权力是为了代表国家执行公务,并不是这种权力的所有者,他们既不能逾越权力,以权谋私,也不能放弃权力,玩忽职守。
% H0 e* f5 m! b【切】“切实”“务必”“贴近”的意思。& c# a! p1 B# v
【切勿】切实不要,千万不要。例: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
" z. n+ e8 n( g2 W! D# V) c: X+ g【切实】切合实际;实实在在。例:要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切实把责任和报酬、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 c, c2 O8 }2 Y( y; M+ } ^! p
【切望】恳切希望。例:以上询问事项,切望函复。) x( _# }& V' S( x; G
【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例:要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切忌片面性。
$ q7 ?4 h6 c* T2 i$ @【切记】牢牢记住。例:切记历史教训,不能再犯错误。
6 ?% f- g7 A! {0 {5 {+ t【切身】①跟自己有密切关系的。②亲身。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6 j M! V2 {/ f$ N5 a- d& D1 `
【中】这里是“中心”等意思。: m. t( @ J9 q+ k9 D
【中层】中间的一层或几层。在公文中主要指组织和干部。+ i- ` m1 [7 m% Z1 \ d1 K8 Z1 Y, m
【中心】居中的核心位置。例:办公室在一个单位中处于中心位置,所以,也叫中心机构,它与职能机构相对称。" b" x9 g! r) D. y0 P9 c$ h
【中转】公文处理中的术语,指承上启下,联系左右。. k' N& I6 e1 f5 R
【日】“每天”、“一段时间”等意思。
8 f3 Q4 z: E% |【即日】当天。例:关于市委第六届三次会议的闭幕消息即日见报不误。
, Y/ H; w5 h8 R【日程】按日排定的办事程序。例:各级党组织要把“严打”斗争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 V) a, i$ ?( `+ w
【日内】近几天内。例:第六届全体职工代表大会,日内即可举行。
9 v3 \( P5 ~2 s. s【日前】前几天。例:关于抗击“非典”的工作,日前已召开专门会议做了紧急部署。# S0 P" o9 m8 V
【日志】多指非个人的日记,如工作日志。8 s& f, m1 |5 S* p0 {
【冗】“多余”、“繁琐”的意思,也指“繁忙的事”。
+ Y% L3 \, h6 @& ~【冗笔】指公文中多余的笔墨。% H4 u; b6 O8 e, n( B
【冗长】指公文写的废话多,拉得很长。2 k" C5 a) e3 {7 {8 @! a2 {
【冗员】指机关中超出实际需要的多余人员。
) P) Q( W+ p _( y, Q【冗杂】指繁杂的书物。' Y# b9 ]# k8 q- N! a9 T
【拨冗】客套话,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例:务请您拨冗出席本届会议为盼。
, a7 a/ U/ {* O【不】表示“否定”“不用”“不要”的意思。
. Y2 F& q- h! p. h8 y# c# w【不必】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不需要。例: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大事、要事,不必事无大小、样样都要自己亲自过问。8 d, m# M8 P' A5 m8 X
【不但】与“而且”“也”“还”连用,以表示递进。例:人民解放军不但是战斗的队伍,也是生产的队伍。
7 u. \! M6 X0 F6 t- I【不法】违反法律。例:对走私贩私、投机诈骗等不法行为,应予以坚决打击。
9 n/ e2 S# F, G" v; @* x! m【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例:XX钢厂开展增产节约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有关部门不妨一试。
8 T/ q4 w. F' W8 }【不苟】不马虎。例:全体工作人员都应在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 Q! O5 i9 @4 {- Q( ~4 K8 d6 I0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