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道上出家做了一个所谓的“搞文字的”,在机关里就是写材料的人。说实话,工作之前,尤其是在校园里的时候,当时我们这些学中文的人,常常自叹“生对了时代,选错了专业”。许多人都是被中文选择,而非自己选择了中文,每当聊起当年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大家都会纷纷报出各自的志向,有喜欢法律的,有报医学的,有想学经济的,大概只有我是一个主动选择中文的人。那时,在被嘲和自嘲的心理包围下,总是很难启齿自己的选择。 M9 f8 \, H( o H" y) W- u8 |$ O. B. f; t" O+ S9 i4 C6 f7 y
说主动其实也是一种无知,高考完后,从农村里出来的孩子能考上个本科就算不错了,家里的人光知道逢人见人地说“俺孩子考上大学了”,对专业的选择根本没有任何指导性的意见,我家只出过我哥一个大学生,他那时才刚考上专升本,还没有接触过就业,所以也不知道什么专业更好找工作,于是,稀里糊涂地在我哥的指点下报了一个跟他一样的专业——中国语言文学。( ]; I! C4 d( a
. L: h8 h/ }0 ~: g, Q& N* d9 O% |2 {
压着一本线被某个学校的中文专业录取了,上了大学才知道,中文专业的录取线基本上都是一个学校的最低录取线,大部分上这个专业的人都是报别的专业分不够被调剂过来的,问周围的人似乎很少有几个像我一样主动选择中文的,学习的劲头顿时被削减了大半。( d6 H# D8 x: C- X( a# J8 V% E8 q& C
; w( C) ^4 n q( j 在中文系里混迹了几年,对这个专业一直不冷不热。有时候也确乎被一些文字给感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说不出的美,只觉得反复吟咏,也还是觉得体味不尽其中的味道。更多的时候是不得不为将来的生计打算,看到那些学财会、金融、工程的同学就业形势火爆的不得了,大家心里都少不了羡慕嫉妒恨的心理。4 S) N; ]& i+ f. N# q0 s! K/ x
精、准、勤,是部门职能对业务工作的客观要求。部门对上、对下的枢纽性质,决定了各个科室形成的文字材料、对外的形象、人员做派等等方面,要达到“精、准,勤”的要求。 , l( s q: {! ?: S
精,即人员队伍精锐,高素质、厚积累,精心,精业,能打硬仗,能在恶拼中实现“双赢”——完成任务,砺练队伍;具备所谓“张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基本素质。本职业务打理精,钻新磨旧,理顺成章,顺手拈来,脑袋装着(底数)肚里有(思路),应付得来各种“点炮就响”的“急活”,不返工、不误事。 + j0 q7 A- d, ~( l. E. H
准,即备领导和上级查验“吃”得准,胸中有全局,心里有底数,当参谋有章法出思路、做助手拿捏得稳妥到位,应付考察有底气;对下指导、对外答询“拿”得准。有业务标准规范化、体系化做基础,对下指导、对外答询,能够增强组织部门的信誉度,备各级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查验,能够提高长安区委组织部的美誉度。 ( |' x5 D7 I0 _; E. A勤,即干部要勤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勤思考和更新观念、勤上下沟通、勤盘点手头资源信息。要始终把心思、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找乐趣、去拓展空间、去丰富自我、去体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