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4月21日,一位没有署名的网友在我的《思路是材料的一半》杂谈一文评论中发来信息:如何理出各种应景的材料,如总结、汇报、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等的思路?( t, x7 a7 S8 N( b0 i- O+ c7 E
" r( I8 ^7 C2 T" P
他等于给我出了一个题目:思路从何而来?
0 j6 H# F8 a3 e. d6 x& `1 H4 S$ x! q
1 o8 Y& i6 R# X) d5 E. J" m 我写这篇杂文,也是为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而临时列出的题目,超出了我的写作提纲。网络就是有这个好处,网上网下可以互动。! p# V! @' b5 u3 Q# @$ N# s3 G! {# A
# M8 t$ y* z& x( j+ o
他所提出的问题,是从狭义的角度提出的,如总结、汇报、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等的思路。其实,公文写作教材书中对此都有回答,我不想赘述了。我想从宏观角度谈一个问题:好思路从何而来?
: h. [2 O& b- j) D& w- f8 T# _5 J
6 h5 s1 D4 b5 ~1 n- z4 a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好的思路对于写好材料十分重要,是写好材料的认识基础和思想前提。我觉得,好思路有七个主要来源:
' F6 e( O- v5 d9 @6 v0 [% z% q4 _
$ U5 t: {% C, d1 a4 o' N2 t: E 一是来源于对中央政策和领导意图的正确领会。写材料如果离开了中央政策、领导意图,再好的材料也不会得到认可。因此,写材料首先要从领会中央政策、领导意图出发,形成自己的思路。这也可以叫做思想修养。3 w l2 ]) o( m; O1 }: ^9 I
! H( k" i! O3 u2 m, b% M: M 二是来源于实践经验。对基层问题了解透了,写材料写得多了,就会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思路。 Y k/ N0 M. f
0 b- Z3 r2 Y; e
三是来源于对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同是一个问题,你能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看出问题外的问题。
) j0 @6 k" o: v, F5 @% N) r* U) \, z) n; O0 k; i
四是来源于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只有经过逻辑思维,我们的认识才能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8 X+ w+ B6 s; ^# k7 d1 n5 S, |" k
" n4 g2 `! r" h: {5 \8 ~7 ]% |1 j- E4 m8 j' v4 U, G8 Y' A! A
/ N7 y/ M4 ~7 F; ^
当然,好思路还会来源于于其他方面,如别人的经验借鉴、集体的智慧、科学的总结等等,对此各人会有各人的观点。但我认为,主要有以上七个方面。
8 j( ^2 y1 B/ b, H+ |! N. X* G* j) K4 q
总之,好的思路来源于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它不是一天炼成的,需要艰苦不懈的实践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