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不是坏东西。从哲学上讲,形式是内容的存在和表现方式。任何事物、任何工作、任何活动,都必须通过一定形式来体现其内容。古代田忌赛马,就是通过形式的优化组合,实现了形式与效果相统一。又如,各种传统礼节虽然是“老皇历”,却具有很强生命力;党代会、人代会等重要会议的会场布置要庄重热烈;十八大后,各地及时组织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派宣讲团、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等。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办好事情、推动工作采取一定的形式是必要的。6 l" h w" @/ g3 Q, ~
0 T) E+ S. z. E1 w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过分强调或夸大形式,偏离或脱离实际内容,仅在形式上做文章,就会使形式成为“形式主义”。马克思讲:“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形式与形式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尺度把握不好,在实践中就会把形式与内容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这就产生了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害死人,这话不假,其根本原因在于,净搞虚头巴脑却不干正事,只有唱功没有做功,一切就都等于零。 # c+ o3 W- ^! t" \1 d" h. Q + L& q Q# a X+ r 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也是对革除形式主义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摆脱形式主义束缚,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 k- v5 P7 ?7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