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深度报道标题的动感之妙

[复制链接]
铜陵秘书 发表于 2012-10-27 11: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人们常说“题好文一半”。对新闻而言,更是这样。关于新闻标题的作用、特点以及制作要领等,前人及学界多有撰述,这里不再赘言。本文旨在重点指向一个微观的领域,即在深度报道中如何将标题制作得更有动感。
8 U$ C2 z) c; Y+ z
; e/ [: ^* {6 x一、有动感就有灵气和冲击力2 j! p: K2 ~( D% L1 n

# c$ V, Y: }9 R- o要使标题有动感,首先就要多运用精准的动词。
3 A2 N, U* o5 K
( A% [( X5 s  y5 C如:2005年5月9日至16日,湖北日报“特别关注”版共推出“新职业风采”一组6篇文章:《“测”出职场千里马》、《“编”出满网新资讯》、《“理”出明天好日子》、《“析”出和谐好姻缘》、《“验”出公道与安全》、《“点”出称心佳肴来》,这一“测”、一“编”、一“理”、一“析”、一“验”、一“点”,灵动精巧,不仅富有吸引力,而且分别将人才测评师、网络编辑员、理财规划师、婚姻分析师、验车师、点菜师等新职业的职业特点,恰如其分地勾勒出来。
9 [: P0 ?& t7 [* `: A$ K
/ e' f  h6 Z- @2 t7 [) u  [& c又如:2005年2月1日、4月1日的湖北日报“特别关注”版,分别刊出两篇文章,《行走在平稳的通道》、《“湖北造”纵横国际艺苑》,前者用“行走平稳”来描述我省今年农产品价格走势,既生动、形象,又富有亲和力;后者的“纵横”一词,也很有力量和富有生气。- B: S( T3 U" B+ y0 S. N% S

1 p% n& P. l& W( E$ b9 G. y强调标题要有动感,是不是说,不用动词就不能体现出动感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其实,一些名词、形容词,只要运用得当、合理,同样能收到异曲同工之妙。
- ~% D# f; X+ C+ ?+ e3 ^+ X* D. Y$ q) n6 P/ z( b  g
新华社1957年2月12日播发的一篇通稿--《上海的严寒》,就是把新旧社会出现的两次严寒及其后果进行了对比,成为一篇颇有深度的消息佳作。
0 V9 v6 S$ w6 j2 T* d$ H  w7 S* y5 w, M; k3 y) M3 i8 a" s1 B4 D' e
人民日报1987年10月6日刊登的新闻评论《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方位”虽然只是一个名词,但其中隐含着一种指向意义,不是动词,胜似动词。7 ?1 s  [. Z% A  d
; ~: D9 {: A. W: S
湖北日报2005年4月20日、25日在“特别关注”版分别刊登《渐趋协调的脚步》、《乡村里的价值之光》两篇文章,前一篇文章主要写湖北省城乡市场零售额增幅差不断缩小,标题“渐趋协调的脚步”是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恰当的比喻,对城乡消费差别不断缩小这一事实进行了概括。后一篇则是对湖北实施“农村教师支助行动计划”的一个侧记,标题里也没有动词,但价值之光的“光”,又分明在跳动闪耀。
4 c1 D; g4 d/ a+ l: m1 D6 P
+ q" R' ~1 t% q$ e二、有动感就有意境9 l+ b: c8 Y1 L

+ d2 L% l& u" ]) \# t* z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所谓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说到底,其价值取向往往带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而且,人生感、历史感的深厚载体就是充分拓展的时间与空间。
! C; y$ j1 f0 B; i
1 [0 v  a& X1 J/ Z, d0 G  `3 Z" ?作为深度报道的标题而言,越是富有动感,就越是具有弹性,这种弹性就能尽量在时空上延展一种意境。
6 E& g4 ]/ E( j0 o9 x  }1 f5 g+ ?
! Y: |8 E0 s/ I4 V1 f5 h中国青年报2001年9月26日、1998年8月25日“冰点”栏目刊登的《冯骥才哭老街》、《无处停留》两篇文章。前者的一个“哭”字,分明让我们看到,在被开发商们不断蚕食的古色古香的老街面前,一位满怀忧患的文化人,长跪不起。这是因为“我真害怕,现在中国的城市正快速走向趋同化,再过30年,咱们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将会所剩无几。如果中华大地变成清一色的高楼林立,霓虹灯铺天盖地,那将是多可怕的事情!”后者的《无处停留》,则展现出一个农村打工仔在城市间漂泊、苦寻工作、艰难求生的孤独身影,同时也折射出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整体生活状况。
2 m. E+ U; X2 s. S3 }2 l* ]; q3 |
2 w$ `" m( r( M0 F# f! W! _湖北日报20005年4月27日、5月12日“特别关注”版分别刊登两篇文章:《蔚蓝色的向往与期待――我省船舶产业出口形势观察》、《原生态文化在呼唤》。前一篇文章的标题,意在给读者更多想像与思考的空间,蔚蓝色是大海的颜色,又象征着一体化与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经济,这种动感作用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读者读到此稿,眼前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湛蓝辽阔的大海、船舶悠悠远行的生动意象。后一篇文章透视的是我省长阳等地区原生态艺术的生存状况:既有其野生文化充满活力、富有感染力的一面,又有因体制、经费等原因,原生态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标题用“呼唤”一词,也深含这两方面的意思。看到此文,我们也能想像出这样一幅画面:野生文化在草根间顽强地生长,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氛芳,同时,因生存环境,又十分脆弱。
/ d: K4 z0 s: l- `6 _/ F3 C- `* z' Y& ~# l, I; k# v( @
三、有动感就有思想
9 a: |# R4 k! p  A2 ~0 J. X3 M: C$ W8 [
深度报道首先必须有观点才能立得起来,然后再围绕观点进行条分缕析,仿如抽丝剥笋般,由表及里,渐次登堂入室,弄清事实背后的真相。. O# S  l  u# Y+ h

/ N: Q3 f/ R9 T3 W' e9 S显然,深度报道的观点必然会体现在标题上。
: \4 s" B! a7 |6 _" u; Y# j, x* y5 Z; ?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大火,一直蔓延25天。中国青年报四位记者深入火灾一线,获取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分别以“火与社会”、“火与人”、“火与自然”这三个主题,写出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力作,从而挖掘出大火蔓延的社会与自然的深层次原因。三种颜色代表三个不同的主题,既形象贴切,又互相关联,层层推进,将体制弊端、生态灾难、乱砍滥伐等问题揭示出来。我们从现在的视角去审视这三篇文章的标题,仍然觉得它有意义:它早已蕴含了体制改革、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这就是思想的魅力。
, N% V9 Z. H* n+ R# A4 O) b
% w& V- B* w& w/ l还有,《冯骥才哭老街》,其中包含的人文思想,给人以深深震撼:一个没有文化浸润的城市,一个野蛮对待历史文化、用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城市,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如果记者、编辑没有这种人文修养,没有这种人文自觉,是不可能拟出这样的好标题,写出这样的好文章的。9 n1 {4 R5 }  n, A4 t  ^
, _& G1 R- E- Q( D
思想来源于何处?学习当然是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标题乃至内容的思想性,则要归结于我们的价值取向。在当今的中国,媒体的价值取向无疑应该与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目前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内容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 C: k" F$ ^6 ^- M0 F! z
4 `0 r: w* O, }$ z2 Y# j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如何才能不辜负责任和使命?惟有在真、善、美上下足功夫,舍此别无他途。王才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0粉丝

50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