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一词在英文中被翻译为“Secretary”,在汉语词典中有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受雇为上级处理通讯及日常事务和杂务的人。一直以来,我对秘书的印象是有些模糊不清的:他们总是默默地跟在领导身后,永远保持着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从不轻易和人说话,也不随便与人交心。这么一个带着神秘色彩的群体,让我等普通机关干部既心向往之,又敬而远之。想不到一不小心,已近不惑之年的我,也成了秘书,而且是位名副其实的“老秘”。2 U! Y% ?7 P8 ?0 @
$ B6 H$ e$ i/ T7 m) J4 q
老秘即“老秘书”的简称,何谓“老”呢?因为机关里的秘书们普遍年轻,他们大多毕业于名牌大学,刚出校门就被分配到秘书岗位上,年龄绝不超过25岁,外界戏称“小秘”。在局外人看来,“小秘”们的工作轻松、惬意,无非是端茶、递水、拎包,谁都能做。更重要的是,“小秘”们离权力中心最近,占据着统揽政坛全貌的有利位置,是前程似锦的未来领导。像我这把年纪的,混在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堆里,不叫“老秘”,还能叫啥?$ u6 X3 [" o Q+ \; ~5 s
% _- I. W' P/ e/ o" h- }4 L h. K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是“老秘”,可摆不了半点老资格,在秘书岗位上,“能者为尊”是条铁的定律。初为秘书,我这个有着十几年工龄的“老同志”可比不上那些刚工作一两年的小秘书们。比如说,要开个会议,哪些领导要上主席台,主席台上的领导怎么排座位,台下的部门桌签该怎么摆放,这些可都是有讲究的,一不留神,可能就会犯错误。初来乍到,看着那些小同志煞有介事地忙碌着,一点也没把“老同志”放在眼里,心里不禁有点怅然,不过没办法,谁叫咱是半路出家,半瓶水还没装满呢? 7 U$ k5 o6 s& W- v0 u! [" s5 e/ S7 N3 d9 d8 a- H
当然,干着急也没用,西方有句俗话说得好:“没有人天生就是将军。”以此类推,当然也没人天生就能当好秘书,都得靠一点一点慢慢学。好在老秘我虽然水平不高,学习的热情可不低,一有空闲,就跑到每个科室去找小秘书们取经学习,一个礼拜下来,效果一般——人家个个忙着自己的活,哪有时间给你开小灶、搞补习?没辙,老秘只好另辟蹊径,来个双管齐下:一边看文件、看材料,自力更生,开展自学;一边帮着打杂,哪里要开会,哪里需要人手,只要一通电话,老秘就应邀而去,这办法最管用,边看边学边积累,依样画葫芦的事,多学几次也就熟能生巧了,渐渐也琢磨出了一些门道来。 X$ r- R F6 L. c. ]1 s*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