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刘源看来,人民在父亲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说起父亲,他那深深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 l% T8 f7 o' `
据刘源介绍,1956年以前,在中南海甲楼一层秘书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用军用发报机改装的收音机,体积很大,也很粗糙。但在当时,这是稀罕物,刘少奇的几个孩子经常到这个办公室来收听广播节目。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一位秘书与改装这台收音机的总参谋部联系,希望能用这台大收音机换两台小的。总参那边不仅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还送来了3台由他们组装的简易“小收音机”。秘书留下一台,送给卫士一台,剩下的那一台就放到了孩子们的房间里。
$ ^, H, c6 C7 A% u
9 l" z& g8 }0 O/ U3 M 一天,刘少奇在孩子们房间里发现了这台收音机,觉得奇怪,便问:“这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如实地告诉了父亲。刘少奇从孩子房间出来,就把那位秘书叫去。问明情况后,他面色严肃地说:“你们怎能随便向人家要东西呢!以后再不准随便接受别人的任何礼物,不准占公家的便宜,不准打我的旗号办不应该办的事。要来的这些东西,通通退回去。”于是,孩子们房间里的那台收音机又消失了。2 Y* K% X( j' k8 j8 T4 s& O
+ v9 S8 Q; \. R8 Y7 e
也许在现代人眼中这根本不算什么回事,但在刘少奇看来,却如此“严重”,不仅面色严肃地地“批评”了秘书,而且还把那台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收音机“退”了回去。想想看,这样严于自律、严肃家风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特别是他面色严肃地告诉自己的秘书,以后“不准打我的旗号办不应该办的事”,是多么的让人震撼,让人感慨,让人感怀。9 Q& \* d" G/ @1 g
" y# [( L. k# ~) J* W+ S 我国有个成语叫“拉大旗作虎皮”,形容那种狐假虎威、虚张声势、专门用有权有名的人来压人的做法。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如在一些地方,有些所谓的“高干子女”、“领导亲属”,打着领导的旗号,这里一声“叔叔”,那里一声“伯伯”。你不是有项目吗?给我。你不是有工程吗?给我。你不是有土地吗?给我。你不是有资金吗?给我。你不是有发财的机会吗?给我。给我则皆大欢喜,不给就对我爸妈去说。原湛江市委书记陈同庆、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原云南省长李嘉廷、原广西自治区副主席刘知炳、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的家属、子女等,都是这么干的。
+ T% E K3 P, @6 J' Z1 R/ C, ~5 G D! r5 d3 e+ z
由此可见,“子不教,父之过”。领导的亲属及身边人打着领导的旗号违规办事,这至少说明自己教“亲”无方,仅凭此条,领导的责任就不可避免,更何况还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所以说,领导做到“不为情所误、不为情所累”,严格按章办事,这本就是对“亲”者的最好示范。+ y1 b0 J) G+ F& h. R+ m* f" D
正因如此,我认为,几十年过去了,刘少奇对秘书的“严肃”批评仍深透着巨大的震撼力,能让许多人感到脸红,感到羞愧,更能让许多人感到振奋,感觉清醒,感受力量。
+ b8 E- l; a6 F* t2 X w |